據新華社電記者林小春 自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以來,全球抗擊艾滋病已經走過了25年長路。近年來抗艾有何成績?艾滋病治療藥物與疫苗等方面有何重要進展?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回答了上述問題。
  人類抗艾取得多大成效
  25年前被診斷出患艾滋病幾乎等於“死刑”。但今天,對許多病人來說,它是一種可控的慢性病,預期壽命可接近正常人。數據表明,2012年,全球艾滋病新增病例從2001年的340萬下降至230萬;而死於艾滋病的人數則從2005年的230萬降至160萬。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來臨前的致辭中說:“第一次我們能夠有希望終結一種在全球造成驚人破壞的流行病,第一次我們能夠說我們開始控制這種流行病,而不是這種流行病控制我們。”
  治療研究有哪些新進展
  醫學界已開發了30多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及藥物組合。2011年,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表明,如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初期就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就可以把伴侶受傳染的風險降低96%。這項研究被《科學》雜誌評為當年十大突破之首。
  2012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種艾滋病預防藥物“特魯瓦達”上市。此外還有多種藥物在開發之中,如今年10月在《自然》雜誌發表的研究表明,新一代廣譜強效單克隆抗體,在實驗中能保護人體細胞不被90%的已知艾滋病病毒種類感染。
  疫苗研發到了到哪一步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認為,今年以來在研發新一代疫苗方面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研究進展,並給出兩個例子:首先,杜克大學廖化新教授等人首次繪製出艾滋病病毒和抗體共同進化路線圖;其次,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周同慶等人開發出一種可識別強力抗體的新工具。《科學》雜誌發表評論指出,“對於新艾滋病疫苗的設計和測試前景,我們應該持樂觀態度”。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拼接多種基因的“馬賽克疫苗”,已在動物試驗中使恆河猴病毒感染風險降低約90%。人們也獲得了艾滋病病毒入侵人體的“中介”E nv三聚體的最清晰圖像,朝瞭解艾滋病病毒侵入機制邁出一大步,這有助於疫苗研製。
  此外,科學家還在繼續分析幾年前在泰國進行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R V 144艾滋病疫苗試驗,研究它為什麼能夠將人體感染風險降低31%,並計劃在此基礎上在南非與泰國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距治愈艾滋病有多遠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說:“我們已經到達一個轉折點,治愈艾滋病的想法已經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今年10月,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宣佈,他們“也許治愈”了一名美國密西西比州的3歲小女孩,這名小女孩出生30個小時後即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18個月大時治療意外中斷,迄今已停藥18個月,但常規艾滋病檢測結果仍為陰性。
  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7月也宣佈,兩名為治療癌症而接受骨髓移植的艾滋病患者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他們體內的艾滋病病毒似乎被消除了,並且在停用抗艾藥數月後仍未見覆發。在這兩人之前,醫學界公認通過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的第一人是一名叫做蒂莫西·布朗的美國男子。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所謂“治愈”是指“功能性治愈”,即體內的病毒完全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正常,距真正的徹底治愈尚有距離。《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0月曾就3歲小女孩的情況發表社論說,對這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小孩是否已被治愈的問題,目前最好、最確切的答案是“也許吧”。在這個孩子身上取得的成果,還只是人類向最終戰勝艾滋病的道路上邁出的一小步。  (原標題:艾滋:從“死刑”到可控疾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v68qvdv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